导航菜单

7天以后仔猪寄养方法

  仔猪[仔猪piglet;pigling小猪。]就是小猪,刚出生的小猪,一直长到30公斤左右的猪,都称为仔猪。因为仔猪出生后,体格往往大小不一;较小的仔猪又没有足够的能力竞争奶头,这些小猪容易死亡,或成为病猪、僵猪,是种猪生产的一大损失。所以在哺乳阶段如果寄养[寄养有三种解释,第一是说不在自己家里抚养;第二,多指把子女托付给别人抚养;第三,暂安置某处供养;四,是指将牲畜、家禽等分派或托付别人代养。]合理,仔猪断奶后整齐度将大大提高,成活率[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,故称“成活率”。]明显上升,为整个分娩舍的全进全出制度的有效实施奠定了基础。仔猪寄养的小诀窍很多,那么你学会了几个?一起来看一下吧:

7天以后仔猪寄养方法

一、临时寄养

  每间产房的负责人必须清楚,自己负责的栏舍里,有多少头仔猪没有吃到足够的奶水[基本信息词目:奶水拼音:naǐ shuǐ基本解释[milk] [口]∶乳汁她奶水足不足?...],而导致生长受阻。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:用一个小夹子,来标记弱仔的头数。时刻提醒饲养员及主管,这个栏里有几头仔猪需要寄养。

  母猪[在猪类中,产过仔的任何年龄的雌性猪被称为母猪。]在分娩开始的时候,初产仔1至2头的时候,往往会有大量的乳汁分泌出来,此时可以把需要寄养的仔猪(7日龄之内)抓过来,吃奶。每头弱仔每天保证两次,每次30ml初乳[初乳是指产后2~3天内所分泌的乳汁的统称。]。连续3天,即可大大提高这些弱仔的成活率。

二、6小时之内的初乳更有营养

  初生仔猪没有免疫力[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,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任何异物(病毒、细菌等),处理衰老、损伤、死亡、变性的自身细胞,以及识别和处理体内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,是人体识别和排除“异己”的生理反应。],猪和人不同,人的幼儿可以通过母体从胎盘中获得免疫球蛋白,但是猪不同,母猪血液中的抗体不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,故仔猪出生后体内抗体几乎为零,处于免疫空当状态。

  而初乳中含有大量从母猪血液中移行来的抗体(母源抗体),此抗体虽是高分子蛋白质,但其大部分能原样不变地通过肠壁进入仔猪血液中,起全身免疫抗病作用。但母源抗体这种原样吸收的时间有限,并随出生时间延长而减弱,且于生后的几十小时内终止,这一终止现象叫闭锁。因此,对于初生仔猪,关键的因素即需要立即摄取足够的初乳,获得被动免疫力。

  研究表明,初乳吃得越早越好。母猪从分娩开始,6小时内的初乳,有营养,如果仔猪在出生6小时内,吃到40ml初乳,就可以获得足够的被动免疫,提高仔猪的成活率。

三、仔猪寄养的四大原则

  1、调强不调弱。

  如果仔猪的母亲奶水不足,需要寄养出去几头小猪的话,那么一定要选择那些比较强壮的个体,这些仔猪已经吃到了足够的初乳。须知寄养的仔猪毕竟属于外来户,有可能会遭到其他仔猪的排挤,如果本身不够强壮的话可能也吃不到奶水。再者,环境的突变也有可能导致仔猪发生应激,比较强壮的仔猪更容易渡过难关。

  2、均窝法。

  在商品猪场,此法可以推广,按个体大小来调窝。把时间相近的两窝仔猪,其中体型较小的由一头母猪负责喂养,体型较大的仔猪由另一头母猪负责喂养,在母猪分娩24小时后根据仔猪体重大小进行寄养,使同一窝次的仔猪实现整体的均匀度一致。但这种方法在种猪场(GGP和GP场)不能适用,因涉及到品种问题,及遗传评估。

  3、早发现早寄养。

  一个的员工,可以在时间发现问题仔猪,并正确评估。是仔猪个体没有吃到足够的乳汁,还是母猪本身的问题。并迅速做出决策:寄养。

  4、更换母猪。

  当母猪因疾病问题,导致无乳或少乳,不能再继续哺乳时,此刻我们应该早做决定。将问题母猪移走,更换1头泌乳量大的母猪过来。俗称奶妈母猪。胎母猪不适合做奶妈母猪。奶妈母猪的哺乳期[哺乳期是指产后产妇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婴儿的时期,就是开始哺乳到停止哺乳的这段时间,一般长约10个月至1年左右。]控制在两个阶段,一是哺乳期25天,二是哺乳期42天。断奶后可在7天左右正常**。

四、仔猪寄养的三大误区

 

 1、仅在仔猪出生72小时内做寄养工作。

  每一头仔猪,每天的表现都会不一样,是长胖了?还是生长受阻?仔猪的寄养,应该是一个持续的工作,每天都要做的日常工作。

  2、将要淘汰的母猪作为奶妈母猪。

  这些要淘汰的母猪,多是有问题的母猪,或奶水不足的母猪。这类母猪不建议做奶妈母猪。

  3、仔猪寄养后没有评估。

  一些仔猪可能并不吃其他母猪的奶水,如果不能发现这个问题,那么这头仔猪会饿死。或一些母猪并不喜欢其他仔猪,猪始终保持俯卧状而拒绝哺乳。还有一些母猪发现其他仔猪来哺乳时,会咬死仔猪。仔猪的寄养,并不是简单的把仔猪从一栏调到另一个栏,或更换一头母猪就结束了,寄养后的评估工作常常被忽略。以致造成寄养的失败。

  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,上述内容有帮助到您吗?想要了解更多,欢迎关注公众号:huobao1866tv,或在网页底部扫描二维码直接关注。

  部分知识转自网络,本文仅供参考,感谢大家的阅读与支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