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清明节,连孩子们都知道,是应该扫墓祭祖的日子,每年一到清明时节,爸爸妈妈就会带着孩子一起去扫墓,是为了怀念过世的亲人,也是为了告诉晚辈不要忘本。其实,清明节是从古至今我国的传统节日,最早要追述到周代,据现代而言已经有了2500多年的历史了。看到这个时间字眼,是不是你也会感叹,原来清明节的习俗已经流传了这么久远了。关于清明节来历的那些事情,大家又知道多少,还有关于清明节的习俗,你的家乡又有多少,赶快一起来看看下文的分享!
关于清明节来历
据文献记载,清明节自周代就已经出现,据现代已经有了2500多年的历史了。古代的人流传着这样一些话语:“清明前后,种瓜种豆、植树造林”。这也就说明清明这个节气,是一个非常重要且特殊的时节,农民的衣食、耕作与它紧密相连,不容错过。喜欢研究历史的朋友应该清楚,古代人习惯过“寒食节”,而这个节气正好与清明节紧挨着,固而大家都习惯性的把清明节与寒食节放到了一起,每年一到这个时节,就是民间禁火、扫墓、只吃凉食的日子。
渐渐的,人们将清明节与寒食节合二为一,流传至今,就成了现在的清明节,也就是每年的仲春与暮春之交的时节,大概是阳历的4月5日前后为清明节,而现如今,清明节已经被国家纳入法定假日,在这一天工薪族可以享受一天带薪假期。清明节从古至今,就是一个比较传统且重大的节气。另外,清明节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传统习俗,如:扫墓祭祖、植树、踏青、放风筝等。
清明节的传统习俗
1、扫墓祭祖:清明节当天,民间很多地方的习俗是扫墓祭祖,到已故家人的墓前清扫一番,包括锄一下墓碑前的杂草,砌一下墓碑,挂一下清,烧纸钱等等。
2、踏青:踏青,也就是学生们口中的春游,学校会组织学生一起去郊外踏青,而这也正是清明踏青的传统习俗。
3、植树:清明前后,按照惯例是雨水比较多的时节,这也正是小树苗容易存活的时节,所以,从古至今植树也成了清明节一直以来的习俗。
4、放风筝:清明时节,还有一种习俗就是放风筝,古代人喜欢放“孔明灯”,据说这样做可以除病消灾,为家人祈求好运连连。
小编的话:清明节,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中,比较看重和有意义的传统节气,等到清明节那天,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出去踏青,也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扫墓,还可以带着他们一起去放风筝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