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航菜单

父女之间的感情文案(父亲对孩子的爱是怎么表达的)

近日,偶然看到一则热点新闻:模拟画像专家林宇辉还原出烈士张所聘的画像,张所聘壮烈牺牲于长津湖战役,他牺牲时女儿张玉秋还没出生,这也是张玉秋第一次看到父亲的“画像”。看到这则新闻,你的心里是否也有一丝丝的触动呢?

在你的印象中,父亲的形象是怎么样的呢?是不苟言笑,还是幽默风趣?他又是如何向你表达他的爱意的呢?

父女之间的感情文案(父亲对孩子的爱是怎么表达的)

今天,我们就来聊聊“父爱”这个话题

01“父爱”是驱散黑暗的一缕光

电影《美丽人生》看哭了许多人,影片讲述了奎多,妻子多拉以及儿子约书亚本来过着幸福的生活,但是在儿子5岁生日那天,一场噩运打破了他们一家的宁静,他们被纳粹抓到了集中营,在集中营里,为了不让儿子恐惧,奎多精心地编织了一场谎言,他告诉儿子:“孩子,这只是一场闯关游戏,如果你不哭不闹,也也不喊妈妈,就可以得分,分数达到1000分就能够赢得比赛,获得奖品,奖品就是你渴望已久的坦克。”,直到最后,奎多被执行枪决的时候,还在幽默地朝儿子扮着鬼脸,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,都始终让儿子坚信,这仅仅是一场闯关游戏,无关生死。

小结:即使在暗无天日的集中营里,父亲也从未失去对生活的希望,他就像一缕光,努力散发着自己的光芒,为了帮助儿子驱散黑暗,照亮儿子的生命,他能够付出一切,甚至生命。

02“父爱”是毫无保留的支持

1995年张常宁出生在江苏常州,父亲张友生,哥哥张晨都曾是中国男排的主力,就连母亲江秋寒也曾任教体育学院。受家庭基因的影响,张常宁不仅长得又高又大,而且对排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2007年,为了圆父亲的排球梦,张常宁放弃了进入南京外国语学校的机会,转而加入了具有排球特色的南宁三中,在校期间,她训练非常刻苦,并和父亲约定18岁杀入国家队,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人的身体素质,她以14岁的“年龄”入选了中国女子沙滩排球队。在国家队期间,虽然她训练很刻苦,也获得了很多好成绩,但是,相比较室外排球,她更渴望的是室内排球。2013年,不愿向梦想妥协的她向排协提交了想加入室内排球的请愿,但是,这一请求并没有得到批准,固执的她不顾父母的反对,毅然退出了国家队,结果遭到排协无情的封杀,一时陷入无球可打的局面。作为老父亲的张友生对于女儿的坚持既感动又心疼,为了女儿的梦想,他天天奔走在各个部门,向领导们反应女儿想打室内排球的渴望,希望排协可以解除禁令。鉴于张友生一家对中国排球的卓越贡献,再加上张常宁确实具有排球的天赋,排协很快就解除了禁令......

小结:每个人都催着我们长大,只有父亲心疼我们成长的小翅膀,父亲的爱,深沉而有力,藏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,散布在成长中的每一个角落里,父亲的爱,是对子女梦想毫无保留的支持。

03“父爱”是风雨无阻的守护

我和闺蜜小叶都是追剧狂人,前段时间我们一起看了《破冰行动》这部剧,剧中林耀东对儿子林景文的爱令人感动,看着看着我们就聊到了“父爱”这个话题,小叶告诉我,她至今忘不了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,那是幼小的她第一次深刻的感受到了父爱的伟大。

她说那是8岁的时候,母亲带着她去外婆家做客,外婆非常热情的招待她们,还给了她一个石榴,可就是这个石榴害惨了她,在回到家的时候肚子突然剧烈的疼痛起来,然后又是上吐下泻的,全家人都慌了,这明显是食物中毒的现象啊,必须马上送医院。可是当时家里并不富裕,出行并没有车,而医院离她家还有几公里远,最糟糕的是外面还下着倾盆大雨。但是,父亲并没有犹豫,从母亲手中接过她,扛在背上,打上雨伞,义无反顾的朝医院跑去。趴在父亲背上,感觉到父亲高大的背部,心里有股暖流在涌动,她说:那是我第一次深刻的感受到父亲的爱……第二天,当她睁开眼睛,发现父亲就坐在旁边,一宿未眠,当时,眼泪就止不住了……她说,打那以后,她感觉父亲也不像平时那么的可怕,和父亲的关系亲近了许多,也不随便惹父亲生气了,说着说着,她的眼泪又开始止不住了.......

父亲用他的肩膀撑起了一个家,担起了一份责任,父爱如山,那是对子女风雨无阻的守护。

小时候的我们总向往英雄,长大后才发现英雄原来就在我们身边,他就是“父亲”。“父爱”如山,爱得深沉,爱得内敛。岁月可以让父亲饱经风霜,却磨灭不了他对子女最深沉的爱,你陪我我长大,我陪你变老,这应该是父女之间最美好的感情诠释吧,也许有一天你会遇到属于你自己的王子,但父亲永远都是属于你一个人的国王。